01. 利息
銀行家的兒子問爸爸:
“爸爸,銀行裏的錢都是客戶和儲戶的,那你是怎樣賺來房子、賓士車和遊艇的呢?”
銀行家:“兒子,冰箱裏有一塊肥肉,你把它拿來。”
兒子拿來了。
“再放回去吧。”
目前分類: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(6)
- May 10 Tue 2016 23:03
蠻有趣的關於金融思考
- May 06 Fri 2016 22:59
商機與騙子
當新的商機到來時,大多數人都會有如下反應:
1:認為騙人(不去認真了解,直接下定論。一錘子砸死,導致喪失機會)
2:遲疑(思想鬥爭時間過長,遲遲不下決定,把新聞熬成了歷史。)
3:研究(很有興趣的從學術方面研究其理論,闡述其觀點,放棄實踐。)
4:詢問(比喻一:詢問不懂行的人,想做服裝卻去問開寵物店的人,他 會叫你開寵物店好了。比喻二:詢問在同行沒做成功的人,開服裝店去問曾經倒閉過的人,你應問做成功賺了錢的人。你自己讀書沒有成功,難到就讓你的小孩都不用讀書了嗎?)
5:聽別人說(別人說的真那麼重要嗎?某某人結婚兩天就離婚了,我看你就別結婚了!)
- May 06 Fri 2016 15:08
一不做,二不休
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鄰近的兩座寺院裡。離寺院一里之處有條小溪,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到溪邊挑水,久而久之,他們便成為好朋友。
不知不覺,時間就這樣過了三年。有一天,甲和尚沒來挑水,乙和尚心想:「大概有事要忙吧!」便不以為意。哪知一連數天均是如此。乙和尚心想:「該不會生病了?我應該過去看看他。」於是乙和尚便來探望老友。等他到達後卻大吃一驚,因為甲和尚正在寺前打太極拳,一點也不像病人。乙和尚好奇地問:「你巳經好多天沒去挑水了,難道都不用喝水嗎?」
甲和尚說:「來來來,我帶你去看。」於是帶著乙和尚走到後院,指著一口井說:「這三年來,我每天做完功課後,都會抽空挖這口井,即使有時候很忙,還是能挖多少算多少。如今,終於讓我挖出井水,當然就不必再去辛苦地挑水了,我現在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練我喜歡的太極拳。當然,你也可以挖自己的井,不然以我們的年紀,你認為還能挑幾年的水呢?」
上班族即使薪水、股票拿得再多,都是挑水過活。為什麼不在下班後的時間,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作為備胎呢?未來年紀大了,體力拼不過年輕人,或公司裁員、倒閉都不用害怕,我們依然有水喝,而且還要喝得很悠閒喔!
![]() |
就是愛分享BLOG:
|
- May 06 Fri 2016 15:05
掌握機會
- May 06 Fri 2016 14:27
值得一看的報導....根據最近一份台灣主計處的調查
根據最近一份台灣主計處的調查,月收入5萬的人屬中低收入戶,已經在貧窮線以下了,可是現在的社會新鮮人還在為22K拼命掙扎。
在台北月收入5萬元,付房租、保險費、車貸、生活費、小孩教育費等等…可能剛剛好。
以下有二種收入模式,可以提供給你們思考要選擇哪一種?
A君:上班一族每月平均收入5萬,工作30年總所得為5萬×12月×30年=1800萬。
B君:美家高聘每月平均收入30萬工作5年總所得為30萬×12月×5年=1800萬。
A君與B君的所得是相同的,但是B君又賺到25年青春歲月,假如B君一樣工作30年不但收入破億,更擁有非凡的生活和世襲的資產。你會選擇誰呢?
- May 05 Thu 2016 16:22
換顆有錢人的腦袋
有則電視廣告說:卡早去貼公佈欄三個月才來兩通,現在去591租屋網,厝三天就租出去了,想要快一點「觀念就要改」
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事情都在改變中,許多的事我們都知道善用工具、方法、模式,來縮短工時、增加產能或效能。過去我們用紙跟筆來做計算,進步一點用計算機、更進一步我們用電腦。
過去從台北到高雄搭火車可能要4~6小時,現在改搭高鐵只要90分鐘。
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正在改變中,但偏偏我們賺錢的模式卻沒有改變,於是成了新貧階級的新寵兒。因為我們仍舊用就時代的賺錢模式與行為在賺錢,尤其是對這幾句身有同感的你"我比別人卡認真、我比別人卡打拼,為什麼為什麼比別人卡歹命..."。
然而有許多有遠見的人,他們跳脫了舊時代的賺錢模式,他們開始知道要善用工具、方法、模式才能賺更多的錢,於是他們就成了M行社會的新富階級